★历史沿革
2000年工业工程本科专业设立;2003年获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农业发展战略规划与管理方向);2010年获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农业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2015年设立工业工程本科教学团队;2018年中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等学校合作联盟成员单位;2019年获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数据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工业工程与物流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教学团队
工业工程专业现共有教职工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全员具有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人;具有国外访学经历3人,具有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4人。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主持或参加省级教学改革课题4项,获教学成果奖3项,发表教学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10余项,省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专业定位
面向现代化大农业及地方制造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数学、管理科学、工程技术及信息科学等跨学科基础,并能熟练掌握工业、农业系统生产及管理等理论和方法,适应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需求,能够在工业、农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及流程的优化及设计、设施规划及物流优化等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产品质量提升、推动企业管理持续改善等工作,具备创新精神、团队协作及自我学习的能力的工、管、农结合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管理学原理、运筹学、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基础、Python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学、工程经济学、生产计划与制造、质量管理与控制、物流工程及设施规划与设计、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智能制造工程理论方法与技术、智能调度方法及应用、数字化生产管理和智能工厂等。
★知识结构
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等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工程、力学、工程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系统工程等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知识;掌握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人因工程学、质量管理与控制、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等专业类知识;掌握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式与政策等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掌握农业机械化生产与管理、农业机械装备、财务管理等专业拓展知识。
★能力结构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作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团队合作和在交叉学科背景环境中发挥个人作用的能力;具有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对生产系统的设计、改善、预测及评价的能力;具有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设计和实施生产或组织系统仿真及实验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